最新网址:www.bqzw789.info
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水龙吟清歌 > 3、本公子押中了宝

原域名已被污染,请记住新域名www.bqzw789.info

    律回岁晚冰霜少,春到人间草木知。

    便觉眼前生意满,东风吹水绿参差。

    ——《立春偶成》张栻南宋

    冬去春来,转眼,几个月过去了,终于迎来了会试,与“秋闱”的乡试对应,会试又称“春闱”,听起来很惬意,但实际相当辛苦,如同上战场。

    进入会试场所,学子们都会被搜身,每人发三根蜡烛,每个人的考试场所十分小,叫单间,长五尺,宽四尺,高八尺,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,考生就在里面答题,晚上也在里面休息。

    会试考三场,每场考三天,第一场考“四书”文三篇,阐述经典的诗词一首,第二场考“五经”文五篇,第三场考经史、时务策五道。

    三场下来,一共九天,不准出来,吃喝拉撒都在里面,所以学子还必须自带食物和简易的卧具。科举考试,不单单是考学问,还是对体力和环境适应力的考验。有的学子体力不支,中途就倒下,被抬了出去。有的学子则是受不了那狭小恶臭的环境,吃喝拉撒都在里面,有夜壶装排泄物,学子等于是和自己的屎尿一起应考,数天之后,没法洗澡的学子浑身汗粘粘的,加上屎尿的味道愈加浓烈,都集中在小单间里,那味儿令人作呕。不少爱干净的贵公子就是受不了这个,没考完就坚持不住,只得罢考。

    这些苦,对施经纬来说真还不算什么,论体力,他经常被衙门请去协助查案,案发地点在街巷,在乡村,在郊野,施经纬的双腿几乎是将京城内外各地丈量了一番,奔赴辗转之中,他的身体得到锤炼,比一般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读书人更为强健。论对恶臭的适应力,那更是可忽略不计,施经纬特别喜欢验尸,普天之下,还有比腐尸更恶臭的?

    施经纬轻轻松松的度过了这三天,从考棚出来,其他学子一个个似脱了层皮,唯独施经纬神色自若,状态如常,监考官们都是惊奇不已,有监考官认出这是故漕运总督施经纬的侄子,监考官们都是赞叹不已,这位青年才俊,不愧是海霹雳的孙子,海青天的侄子,重振施家,定是此人!

    出考棚大门时,施经纬看到一人,年龄比施经纬约莫大几岁,身材魁梧,孔武有力,在普遍文弱的学子中间,犹如鹤立鸡群,非常令人注目,这人长相算不得特别英俊,但有种别样的神采,他下颚还要块小伤疤,不仅没破坏整体美感,反增一股英武之气。

    通过此人的形貌特征,施经纬已经判断出,此人出身武将世家,也来参加科考,乃因雍正帝登极后,对科举特立新规,取消了两科分立,统一了标准,令八旗子弟以门荫和武行入仕贬值,不得不来参加科举,若能得中,获正途出身,便能踏上康庄大道,前景一片光明。

    施经纬感觉此人似曾相识,不由得多看了几眼,那人察觉到了,也盯着施经纬看。

    两人走近,互道姓名后,两人一下是茅塞顿开,怪不得相互看着都觉似曾相识,因两人都属汉军XHQ人,旗人点名联谱时,他们曾在一起过。

    此人叫李元亮,祖籍辽东铁岭,其曾祖李永芳是大清开国元勋,封二等归义伯。李永芳有两任妻子,先后生了九个儿子,隶汉军ZLQ。李永芳的儿孙能人辈出,建功立业,振其家声。次子李率泰,初名延龄,官至大学士、闽浙总督,进封太子太保、少保,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。三子刚阿泰,官至宣府总兵,曾平定姜瓖余党。五子巴颜,官至都统,曾任ZLQ固山额真,封一等昭信伯。因李永芳的几个儿子出色,深受朝廷器重,李家被整体抬旗,从汉军ZLQ,改隶汉军XHQ,跻身上三旗之列。

    和施经纬类似,李元亮也不喜读所谓的圣贤之书,他出身将门,自小习武,偶尔读书,也只爱看三国西游和唐宋传奇,比那些圣贤之书有趣得多,父亲告诫他,满清入关已七十余年,天下安定,战事减少,武功会转为文治,彼时,武人便没了施展之地,书中才有功业路,科举才能保富贵,李元亮这才不得不攻读经典,由武夫变为了学士。

    两人闲聊着,走过了胡同,外面的街上,已站满了人,这是学子们的家人,多是来自京城中,有的提着水桶,有的拿着湿毛巾,在考棚里的九天,学子们一个个都变得臭烘烘的,这些准备的物件,就是给学子进行擦拭的。等待的人群中,施经纬看到了施浩。两人就此拱手告别,施经纬走向了施浩,李元龙则去往了附近的澡堂,到了澡堂外,早是人满为患,要排队才能进澡堂洗澡。

    回去的路上,施浩不停的问,公子考得怎么样?他很是着急,可施经纬却紧闭双唇,一言不发。见施经纬如此,施浩猜到,少爷是考砸了,也就不再问,低头叹气后,他又望向施经纬,正欲安慰,少爷,莫灰心,这次不行,三年后再来。这话还没说出口,施经纬忽然怪笑,施浩一下懵了,心道,少爷这是怎么了?

    更出乎施浩意料的是,施经纬哈哈大笑着,竟当街紧紧抱住了施浩,这街上人来人往,两个青年男子抱在一起,经过的人看到,都骂这成何体统?

    施经纬不停的叫着“施浩,多谢了,多谢了”,这更令施浩一头雾水,心想,少爷为何要谢我,有什么好谢的?

    施经纬为何要向施浩道谢呢?因为他受施浩的启发,押中了题。

    两汉有察举,隋朝以后有科举,无论察举还是科举,都是以考试来选拔人才,不同的是,察举需要地方官或权贵举荐考生,科举向天下士子大开其门,只要符合资格的考生就能参加科举。只要是考试,就会涉及考题,所以察举和科举,都会出现同样的现象,考生们都会去猜此次考试会出什么题,若是猜中了,事先就准备答题,那自然是先人一步,考中机会势必大增。

    在科举时代,押题、猜题更为风行。乡试和会试都是每三年一次,乡试在秋天举行,故而中举又称折桂,会试在次年的春天,考进进士的人,那就春风得意马蹄疾,踏尽长安花了。每一次的乡试和会试,因为皇帝或内阁辅臣不同,因为主考官不同,还因为每个时期的舆论和风向不同,考题都是不一样的,但可以综合各个因素,确定其范围和出题的方向。专门有一帮人就在做押题,他们长期和科场打交道,又一直研究着朝廷局势,他们出具的押题,有一定的前瞻䗼,当然这个也要看运气,有时主考官出的题非常生僻,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。

    对押题此事,朝廷明面是反对的,但实际在默许,屡禁不止,那就任其自然吧。押题还产生了不少的生意,押题有贵有贱,因同时有好多帮人在经营此务,成功率高、名头响的题务机构所出的押题,就非常昂贵,有时能达到上千两,也有便宜的,二三十两即可买到,所谓便宜无好货,买此类押题,作用不大。

    被关在书房里苦读时,施经纬厌烦备考的书籍和一道道试题,就会开小差,去看探案和勘验之类的书,被施浩窥到,就会上来阻止,两人发生争执。一次又一次,施浩也烦了,他提出了一个建议,既然少爷那么喜欢探案,为何不将此次会试当作一个案子来研究,试着猜三场考试会出哪些题目呢?

   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施经纬觉得施浩的建议非常妙,就真的发动他探案的思维,展开了假设、推理和剖析。

    除非能通过特殊渠道,提前买到考题,否则想完全准确押中或猜中题目,绝无可能,但猜中题目的大体范围和主要方向,这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京城就在天子脚下,近水楼台先得月,施经纬对朝局和刚登大宝的雍正皇帝,还是有几分了解的。

    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足以彪炳千秋,但其晚年的弊政也是颇多,且已暴露出来,辅政大臣和朝野的有志之士都已看到,或公开上疏,或行密折,向康熙奏明。这些弊病,康熙未尝不知,因其已然年老,诸子夺嫡又趋于白热化,大事不断,小事庞杂,康熙是有心无力。

    康熙晚年的弊病主要有三,朋党之争,吏治不清,国帑空虚。雍正帝登基伊始,就曾公开说,“朕在藩邸四十余年,凡臣下之结党怀奸,夤缘请托,欺罔蒙蔽,阳奉阴违,假公济私,面从背非,种种恶劣之习,皆朕之深知……
............
内容不完整?請访问笔趣789(ЬⓠᏃᎳ⑦⑧⑨.CΟM)阅读完整内容!

原域名已被污染,请记住新域名www.bqzw789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