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bqzw789.info
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皇权特许 > 第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

原域名已被污染,请记住新域名www.bqzw789.info

    杨一清绝不是夸大其词。

    到了他这个位置上,看待事情的角度,往往要比常人更加长远。就比如,他能看得出,嘉靖坚持议礼,其实不是在议礼,而是在议权。当然这一点如杨慎之流也看得出,但他们觉得自己能赢,还想跟皇帝掰掰手腕。然而杨一清却早早看出,皇帝是必胜无疑的,只是早晚的问题,因为朱家天下得国最正,几代郡王死守国门,虽有小错,却无大过,国运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,皇权根深蒂固,臣子是不可能压得过皇帝的。

    杨廷和也能看出这一点,但他心存侥幸心理,以为凭借迎立的恩情,能在皇帝尚且年少时,暂且压住一时,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,但即便是凭杨廷和之能,他也不过就是压了三年,越来压力越大的三年。在他察觉自己实在是力有未逮的时候,他撤了,这是明智之举,否则等待他的,也是流放抄家。

    位置高了,境界高了,看到的东西就会更多。杨廷和如此,杨一清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就像现在,杨一清知道此时嘉靖不让他做首辅的顾虑,他也知道自己做到了什么份儿上,嘉靖就会让他做上首辅之位,他甚至知道,他这个首辅也干不了多久,因为嘉靖已经预备好接替他的人选,这个人就是张璁。他也能看得出来,张璁不过是嘉靖的应声虫,他若继位首辅,便是臣权彻底沦落的开始。

    这不是什么占卜之术,不过就是经历多了,总结出来的事物变化的道理罢了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道理,在史书上也有。翻看唐宋史书,类似的事情不知凡几。这些规律总结起来,便形成了学派。自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后,天下读书人都是儒家门人。但学派不同的差异,便如同兄弟阋墙,比仇人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,即,谁才是儒家的正统。

    自宋以来,儒学正统即位程朱理学。理学的思想,已经掌控了世间数百年。这也是为何杨一清能预感到未来发生的事情,但却什么都改变不了,还得按照既定的轨迹去做的原因。这一切都是因为,大家学的都是一样的招数,只要在这个框架不变的情况下,趋势就是一定的。身在局中的人,能做的只是在合适的时机,去做合适的事情。

    这样做事,弊端很大。但却有一个强大的优势,那便是稳定䗼强。因为一切都是既定的,如何求学,如何应考,如何为官,如何施政……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,急,是不行的。做菜得有菜谱,这样做出的菜才能是一个味儿。治国也是如此,稳为第一要务,乱世才可用重典呢。

    而王阳明其人,偏偏不按照这个规矩来。从平定宁王叛乱的过程就能看得出来,他治军从不遵循章法,天马行空,内阁给予的建议,他一个也不参考,完全就是乱来。诚然,他的乱来很有效,但他也突破了很多规矩,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,天下可不是人人都是你王阳明。那些能力不行的,只学了表而未见其里的,照搬你王阳明的做事手段,一定会把事情搞砸。

    如果是这样,天下岂不大乱?

    而人䗼便是如此,没有自知之明。看到王阳明办事信手拈来手段迭出,他便会以为自己也行,等到他真的去做,发觉自己不行时已经晚了。

    这便是理䗼,理䗼便是要把所有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。因此,杨一清此番争这个首辅,除了想继续完成陕甘三边未完成的事业之外,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自己还能掌控权柄之时,把所谓“王学”扼杀在摇篮之内。这在杨一清看来,是为保大明万世基业而必须做的事情,哪怕为之身死,也是无怨无悔。

    本来,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难度。毕竟王阳明已经下野,新帝也没有想启用他的意思,只要王阳明不入京,哪怕督抚一方,影响力也是十分有限。

    可是,事情如今出了变故。

    陆炳!

    从诏狱里出来的人口中,杨一清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。这陆炳,竟是王阳明的关门弟子。就连这次大礼议事件的破局之法,很可能都是王阳明的手笔。

    如果是这样,经过此事,王阳明在皇帝的心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?皇帝会不会认可王阳明的学问,继而推行天下?真到了那时候,天下规矩为之颠覆,大明朝必定危若累卵!

    思及此处,杨一清焦急万分。甚至有那么一瞬间,他都动了杀心。如果此时把王阳明弄死,连带着把陆炳这位皇帝近臣也弄死,剩下的所谓王学信徒,门下走狗,便是一群乌合之众。

    但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只是一晃而过,他知道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且不说王阳明如今在民间的声望如日中天杀不得,就是陆炳这个十五岁的少年,他都搞不定。陆炳来了京城不过两个月,谁人不知他是陛下的奶兄弟?先斩后奏,皇权特许的金牌,翻遍大明百五十年的记载,也未见能得如此隆恩之人。

    杨一清甚至觉得,如果让嘉靖在他和陆炳之间选一个,嘉靖会毫不犹豫地选陆炳,无论他是对还是错。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杨一清叹口气,深感无力。他从墙上的画像收回目光,整理了一下衣袍,走出书房直奔大堂。

    堂内,陆炳已经喝了半盏茶,脸上多少有些不悦之色。但见到杨一清过来,他瞬间换上了一脸的笑容,搁下茶盏,起身行礼道:“杨阁老,叨扰了。”

    杨一清半点也没次辅的架子,解释道:“陆督主哪里的话,是老夫耽搁了。刚奏折写了一半,不敢停,怕忘了。这年纪大了,记䗼不好。”

    “竟然耽误了杨阁老的公事,万死万死……”陆炳告了个罪,杨一清连道无妨,有寒暄了几句之后,陆炳清了清嗓子,把话题带回到了正事儿:“杨阁老,我此番来,实是奉陛下口谕……”

    杨一清抬手打断陆炳的话,笑道:“不必细说,我心中了然。请回禀陛下,张璁入阁的事情,月底便见分晓。”

    杨一清绝不是夸大其词。

    到了他这个位置上,看待事情的角度,往往要比常人更加长远。就比如,他能看得出,嘉靖坚持议礼,其实不是在议礼,而是在议权。当然这一点如杨慎之流也看得出,但他们觉得自己能赢,还想跟皇帝掰掰手腕。然而杨一清却早早看出,皇帝是必胜无疑的,只是早晚的问题,因为朱家天下得国最正,几代郡王死守国门,虽有小错,却无大过,国运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,皇权根深蒂固,臣子是不可能压得过皇帝的。

    杨廷和也能看出这一点,但他心存侥幸心理,以为凭借迎立的恩情,能在皇帝尚且年少时,暂且压住一时,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,但即便是凭杨廷和之能,他也不过就是压了三年,越来压力越大的三年。在他察觉自己实在是力有未逮的时候,他撤了,这是明智之举,否则等待他的,也是流放抄家。

    位置高了,境界高了,看到的东西就会更多。杨廷和如此,杨一清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就像现在,杨一清知道此时嘉靖不让他做首辅的顾虑,他也知道自己做到了什么份儿上,嘉靖就会让他做上首辅之位,他甚至知道,他这个首辅也干不了多久,因为嘉靖已经预备好接替他的人选,这个人就是张璁。他也能看得出来,张璁不过是嘉靖的应声虫,他若继位首辅,便是臣权彻底沦落的开始。

    这不是什么占卜之术,不过就是经历多了,总结出来的事物变化的道理罢了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道理,在史书上也有。翻看唐宋史书,类似的事情不知凡几。这些规律总结起来,便形成了学派。自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后,天下读书人都是儒家门人。但学派不同的差异,便如同兄弟阋墙,比仇人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,即,谁才是儒家的正统。

    自宋以来,儒学正统即位程朱理学。理学的思想,已经掌控了世间数百年。这也是为何杨一清能预感到未来发生的事情,但却什么都改变不了,还得按照既定的轨迹去做的原因。这一切都是因为,大家学的都是一样的招数,只要在这个框架不变的情况下,趋势就是一定的。身在局中的人,能做的只是在合适的时机,去做合适的事情。

    这样做事,弊端很大。但却有一个强大的优势,那便是稳定䗼强。因为一切都是既定的,如何求学,如何应考,如何为官,如何施政……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,急,是不行的。做菜得有菜谱,这样做出的菜才能是一个味儿。治国也是如此,稳为第一要务,乱世才可用重典呢。

    而王阳明其人,偏偏不按照这个规矩来。从平定宁王叛乱的过程就能看得出来,他治军从不遵循章法,天马行空,内阁给予的建议,他一个也不参考,完全就是乱来。诚然,他的乱来很有效,但他也突破了很多规矩,带来的最大的问题……
............
内容不完整?請访问笔趣789(ЬⓠᏃᎳ⑦⑧⑨.CΟM)阅读完整内容!

原域名已被污染,请记住新域名www.bqzw789.info